该系统依托市电子政务网络,以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审批数据为基础,并与各窗口单位的审批业务系统对接,针对行政监察的业务特点,采用多层架构、B/S结构、WEB Services、CA认证等信息及安全技术,落实四项监控措施,使发生在行政审批和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的过错行为能够及时得到纠正和解决,其主要任务有两个方面:
1.1、 实现对政府各部门在审批大厅办理业务的网上监控、过程监督、效能考核评价;
1.2、 实现对行政审批工作现场的视频监控。
系统架构图:

电子监察系统包括实时监控、跟踪纠错、投诉处理、统计考核、在线查询、系统管理等。
实时监控
系统实时采集行政审批事项办理过程的详细信息,自动跟踪审批流程,根据预先设定的每一审批事项的内容、法律依据、条件、程序、收费、时限等规范化要素,自动进行实时、同步、全面监控。对审批大厅所有行政审批事项的“六环节”不能限时办结,未取消行政审批收费自由裁量权等过错行为,系统随时发现,随时弹出窗口,并发出语音信息进行提醒,监察人员随时到现场予以查纠。对在行政审批过程中,系统不能随时显示反映的服务质量、工作纪律、工作作风、不作为乱作为乱收费和公共资源交易等方面的过错行为,系统能够将过错信息记录在案,并及时汇总反映,使发生在当天的问题当天能够得到解决纠正。
跟踪纠错
跟踪纠错包括违规过错告知和违规责任追纠。对违规信息生成告知书,同时通知违规人员所在单位以及代班领导,对违规的人员、单位进行责任追纠,并将追纠的结果记录在案。
投诉处理
该系统与市政府政务网站和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网站的“效能投诉”功能相联结,能够方便、快捷地接收群众有关行政审批方面的投诉。对网上投诉件,系统自动接收,并实时汇集到软件监察系统平台;对来电、来信、来人来访等其他渠道的投诉件,监察人员通过系统记录在案。根据投诉处理程序,及时调查处理。
统计考核
该系统具有完备的统计功能,能够对审批过程中的各种过错行为进行自动统计,并根据市监察局制定的行政审批效能考核办法和标准进行量化考核,实行每月一考核、每月一排名、每月一通报,年度自动汇出考核总成绩,考核结果作为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窗口与工作人员考核、市直部门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在线查询
包括重大项目查询、一般事项查询、收费情况查询、行政过错查询等功能
重大项目查询,可以查询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投资项目审批进展情况。
一般事项查询,可以查询具有审批职能的每个部门的所有一般审批事项详细信息。具体可查询办理环节、收费情况及标准依据、办理人、办理单位等信息。
收费情况查询,可以查询所有收费单位的收费信息,包括每个收费在一定时间段内的收费总额、该时间段内某一具体审批收费事项的收费数额及标准依据等信息。
行政过错情况反映,可以查询每个部门单位行政审批过错情况。
效能考核情况反映,可以全面了解月度、年度行政审批效能考核情况的全面数据。
标准性和规范性:统一标准和规范是建设政府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的最基本要求,是电子监察系统与审批中心以及各委办局之间信息交换、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前提。
开放性:系统在体系结构、硬件产品、软件产品、数据交换协议等方面,贯彻“标准和开放”的原则,保证系统具备良好的互连性、扩充性,使得最广泛的硬件、软件、网络设备可以被采用;
合理性:严格的系统工程学及其他先进理论指导设计,使系统的各部分合理配置有机融合并尽可能的发展设备的潜力和软件功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性能价格比。
先进性:充分利用科学先进技术,采用先进设备和软件使系统具有完备的功能,而且易于升级换代,在保证其先进性的前提下,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
可扩展性: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然从点到面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电子监察系统的建设将随着政府职能和重点的变化,不断的推进,为了满足不断发展的需要,系统的规模也会由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因此,可扩充性是系统设计中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 |